共舉酒杯,一飲而盡。2021年10月的一天晚上,白云龍與技術團隊20余人舉辦了一場慶功宴。宴席上,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著喜悅,身處其中的白云龍“既激動又感慨”。
那天,他主導創立的“云創智行”研發出的第一款無人清掃車,在蘇州人工智能產業園(蘇州國際科技園旗下載體)路面試驗中,真正實現完整的無人化作業。“組裝完備、下發任務、車輛閃著工作指示燈自動駛出停車位、到作業區域自動清掃、清掃干凈后再次回到停車位......”所需完成的工作流程,全部、一次性且流暢實現,團隊齊聲一呼,“成功了”!
“歷經大半年的時間,不斷修改產品方案、進行軟件算法開發、車型結構布置......”白云龍表示,第一款車經歷了3個多月嚴格的道路測試,無論晴天、雨天,柏油路面、水泥路面,都順利通過。最終,2022年春節,云創智行的無人清掃車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在金雞湖城市廣場區域、環金雞湖步道西段湖濱大道區域承擔清掃任務,覆蓋面積約2萬平方米。
“大半年的付出是有效的。”白云龍介紹,2021年3月,云創智行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注冊成立,3個月后,公司即完成天使輪融資。一直以來,團隊循序漸進,將無人清掃車的功能由簡單到復雜一一實現,并于2022年1月順利完成Pre-A輪融資,此前,公司已于2021年6月完成一輪天使輪融資。
白云龍的父親從事農業機械車輛相關工作,一輩子與汽車打交道。受其影響,白云龍從小就對“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高考后,白云龍主動選擇與“車”相關的專業。2006年,白云龍以天津大學機械學院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全年級第一的成績,被保送進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碩博連讀。
在清華大學近5年的學習深造,白云龍過得很“充實”。
在學術科研方面,白云龍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還獲得中國汽車行業以及清華大學授予的多項科研獎勵:“清華大學綜合一等獎金、中國內燃機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清華大學優秀學生干部、北京市三好學生......”白云龍幾乎把“一個好學生”能拿的獎都拿了一遍。
而在社會實踐方面,白云龍曾先后在與汽車發動機相關的“國家973項目”和多項“國家863項目”中擔當技術骨干。讓他頗感自豪的是,在校期間通過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解決了部分奇瑞、長安汽車發動機開發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并見證了“中國汽車品牌強勢崛起、中國車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清華迎來百年校慶,白云龍作為畢業生代表受到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親切接見。“激動,這是對我在學術科研上努力的肯定,也意味著一種期望”。
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白云龍想將自己的專業知識發揮于經濟主戰場上。博士畢業后,他加入長安汽車從事技術研發、產品策劃等工作。4年時間里,白云龍牽頭開發出國內第一款自主“增壓直噴發動機”,并兩次獲得企業內部“技術質量攻關第一名”。
2015年,龍馬環衛成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后,對外招募高管。白云龍在同學的引薦下,迎來了第一次跳槽。此后5年半的時間,白云龍于“研、產、供、銷”各個板塊全面歷練。期間,他曾牽頭采用全新技術傾力打造出全新純電動小型掃路機,并在2019年獲得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專用汽車領軍人物”榮譽。
回顧過往,龍馬環衛的工作經歷成為了白云龍創業的重要鋪墊。從2019年開始,白云龍就十分看好無人駕駛在環衛這一場景下的落地。“環衛是一個勞動力密集型的行業,全國有400多萬的環衛工人,不僅收入低,且工作環境惡劣、風險系數高。”他透露,從行業需求端來看,人員招管問題越來越難,尤其體現在一二線城市的;從供給端出發,無人駕駛技術越來越成熟,將場景聚焦到環衛行業,用科技智能化直擊環衛運營痛點,這將是一個千億級市場。
白云龍和技術團隊多年來一直嘗試無人駕駛在環衛場景的落地,從產品端、場景端以及商業端,均做了諸多探索,包括產品的定義、應用場景的分析、商業模式的驗證等等。
把整個商業模式理順,并做了一些試運營,團隊最終評估確認了環衛場景下無人駕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021年3月,39歲的白云龍,瞄準“無人環衛”,注冊成立公司,并取名“云創智行”。
據了解,云創智行的兩款無人駕駛清掃車采用無艙化結構、取消駕駛室,造型集具科技感與現代感,在動力系統上,則采用新能源鋰電池驅動,結合業界領先的無人駕駛技術和人性化的人機交互理念使得產品更加智能化。
在技術方案上,白云龍介紹,團隊采用視覺、激光雷達融合感知技術,結合超聲波雷達等傳感器數據,可有效覆蓋車輛盲區,能夠檢測和分割車體360度視角100米距離的障礙物和可通行區域;同時車輛通過視覺實時檢測地面清潔狀態,自主分析判斷,智能切換清潔模式,保證清掃潔凈率達95%以上。
“云創智行單臺無人清掃車每年大約可節省6到8個環衛人工,一臺車的使用周期約5-8年,按5年測算,可累計節省人工成本約120萬元。”白云龍透露,在作業效率方面,目前公司的兩款無人駕駛清掃車的作業效率分別能達到每小時7000、12000平方以上,連續作業時間均超過6小時。
此外,白云龍介紹,目前云創智行推出的云端管理平臺也已趨于成熟。該平臺主要可以實現將無人清掃車整個作業運動的數據軌跡、參數等上傳到后臺,還可以進行遠程控制、數據處理等。
3月注冊公司,10月推出產品,云創智行在2021年發展迅速。白云龍透露,公司去年11月份拿下金雞湖的項目,實際上是PK掉了全國的十多家競爭者。目前,云創智行的產品覆蓋南京、無錫、杭州、太原等,其中,有兩家城市正在籌備落地,其余均已在對接中。
市場呼喚更好的落地產品
長久以來,環衛清潔行業一直依賴大量人力。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機器換人”的現象均在發生,環衛清潔行業同樣需要如此。
而自動駕駛在進軍清潔領域時,無法避免商業競爭。目前,國內多家智能機器人企業,已經提出各自的解決方案,并有相關產品部署落地。
白云龍表示,有企業注意到這個市場是預料之中的事,“就目前評估的無人清掃的市場空間,每年單國內市場就有3000多億”。不過從從發展階段上看,大部分企業還屬于市場發展的初期階段。
從市場終端應用反饋的效果來看,不少產品都“束之高閣”。究其原因,或是解決方案沒有很好地解決痛點,或難以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或在易用性、無人化程度方面提升較慢等原因,最終導致了“雞肋”的現狀。
對云創智行,白云龍信心滿滿。他表示,公司技術團隊由無人駕駛及環衛行業內眾多資深人士共同組成,核心業務是基于5G、人工智能、物聯網及云平臺等技術,以市政環衛清掃業務作為切入場景,打造“云端遠程管控平臺+無人駕駛作業車輛”的全新環衛運營模式,對比競爭對手,云創智行基于對場景的深度認知是一個較大的優勢,也是產品落地的有力保障。
據介紹,目前,云創智行正在和國內好幾家大型環衛運營公司合作。另外,云創智行在5G的應用場景上也正與三大運營商合作,包括電信、移動、聯通,此外,還有各地地方政府和業主,包括房地產物業公司等進行合作。
回顧創業以來的歷程,白云龍覺得“整個人的狀態一直像打了雞血”。他表示,云創智行發展較為迅速,2021年還順利獲得了“蘇州工業園區科技領軍人才”和“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稱號。
對于云創智行未來的發展,白云龍希望能夠繼續加大研發力度,推出更多領先且實用的產品,并希望獲得政府支持,給云創智行開放更多的應用場景。“新技術是需要不斷的嘗試與迭代。未來我們希望賦能更多的應用場景,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更好的落地產品。”
本文由 創客公社 原創首發,轉載務必注明來源,